导航

国际人文组织

2018香港峰会

全球视野和中国人文:2018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峰会学术观点集萃

清华新闻网12月12日电(通讯员陈湘静摄影 苑洁 陈爱阳)12月6-7日,由中英高等人文教育联盟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承办的2018年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峰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2016年12月在沪成立,是由清华大学倡议、中英12所重要高校联合发起的国际人文学术联盟,目前盟校已达17所。联盟成立以来,已在上海、牛津两地举办过两次峰会,本次学术峰会在香港召开,以“中国与人文”为讨论主题,并得到香港政府和中英人文学界的大力支持与响应,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谭铁牛、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兼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主席陈旭、英国文化协会香港总监施捷(Jeff Streeter)、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等出席开幕式。为期一天半的峰会设置5个主题演讲、14场专题报告,来自中英17所高校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古典人文传统、中国人文的全球化、人文教育的现状等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论述和交流。

中英联盟峰会开幕式合影.jpg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开幕式合影

古典与现代转换中的中国人文学

本次峰会讨论的一个核心话题是如何理解在古典和现代转换中的中国人文学,就此,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作了题为“善意与留白:中国哲学关于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的主题演讲。

王博表示,儒家以“善意”为基础,道家则以“留白”为基础。儒家将善视为人的普遍本质、并以此为原则来规范人性;而道家则更尊重万物自身的差异性和自主性。道家的这种对自然的态度,在艺术中就成为“留白”的表现手段。王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就处于“善意”和“留白”的平衡中,儒家和道家思想可以和世界其他地区文明对话,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想方式。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作主题演讲.jpg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作主题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何伟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梁元生教授、武汉大学杨华教授,相继阐发了对中国古典传统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的见解。

何伟文以庄子和朗基努斯为例,比较了中国和西方的古典艺术精神,分析了看似迥然不同的思想背后潜在的共通性、互补性和差异性。梁元生则以儒家的五经阐述人文教育的五个方面,指出儒家思想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对我们的现代教育,特别是对人的努力和自我的提升有重大意义。杨华通过对中国古代的时分制度和计时工具的细致爬梳,提出由梳理近代话语中的偏见而重新发现传统的意义。

何伟文、梁元生、杨华发言.jpg

上海交通大学何伟文、香港中文大学梁元生、武汉大学杨华发言

中国古典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一古典传统能够以何种形式延伸到当下,是论坛深入探讨的命题。复旦大学的葛兆光教授、清华大学的王中忱教授、北京大学的贺桂梅教授就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如何理解现代中国传统的问题作了具体的阐发。

葛兆光在主题演讲中讨论了“中国文化”的三个难题,即如何界定中国文化、如何确定其涵盖的范围,以及如何评价中国文化。他认为,现在中国的族群、领土已不同于传统汉文化中心的中国,国家内部差异很大,可以借鉴德国学者提出的“文明”和“文化”区分的概念,将文明视为后天习得的社会交往的普遍规则,而文化则是各族群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习惯,应该“拥抱文明,保护文化”,一方面寻求社会和国际社会的交往规则,另一方面保护自己的文化传承。

复旦大学葛兆光作主题演讲.jpg

复旦大学葛兆光作主题演讲

在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主持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人文传统”专题研讨中,王中忱以1920-1930年清华大学中文系创始者的探索为例,指出,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文学”是在与以考据为主的“国学”的对话中界定自身的,贺桂梅认为,在“落后焦虑”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文学强调现代化和融入到西方,到了21世纪,中国及全球局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她提出从“文明史”的角度重新勾连当下的中国人文学与古典传统的关系,重新融合古典传统和现代传统。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人文学

中国人文学不仅处在与古典传统的传承关系中,而且处于与全球历史的关联互通中。牛津大学的芮纳·米德(Rana Mitter)教授、清华大学的颜海平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大卫(David Faure)教授三位主题演讲者分别从中国现代史、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的角度出发,发掘了国别文学和国别历史中蕴含的“世界主义”面向。

芮纳·米德在题为“中国、亚洲和西方历史的全球化”的主题演讲中,提倡思考研究中国史、亚洲史和西方史交融的可能性。他列举了“五四”作家的世界意识及同时期印度的文学和政治运动中亚洲革命意识的对照,意大利马里内蒂(Marinetti)的未来主义艺术运动和印度画家的贾米尼·罗伊(Jamini Roy)的现代主义之比较,以及1940年代重庆与英国都经历过的大轰炸和大迁徙经验三个案例,说明了在比较中提出拓展历史叙事、提升共情的合作可能。

牛津大学芮纳·米德(Rana Mitter)作主题演讲.jpg

牛津大学芮纳·米德作主题演讲

颜海平在题为“另一种世界主义,中国及中国之外”的主题演讲中,阐述了“桥梁”作为科学理念和人文践行的多种形态和历史作用,提出以此为认知杠杆,在狭隘民族主义盛行的世界,重访人文传承、提供新思考的可能与方法。她的演讲以抗日战争期间的几类文本和人物事件叙述勾勒了抗日战争期间浮现的 “另一种世界主义”的脉络及其在中国和中国之外文学文化传承中的交叠与变奏。

清华大学颜海平作主题演讲.jpg

清华大学颜海平作主题演讲

在“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主题演讲中,科大卫建议超越古代/现代、东方/西方的二分法,重新看待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

香港中文大学科大卫教授做主题演讲.jpg

香港中文大学科大卫作主题演讲

此外,不仅在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存在着“世界”,在他国文学文化中也存在着中国。在复旦大学褚孝泉教授主持的第三场专题研讨“中国人文的全球化及跨学科思考”中,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阿琳娜·雷托娃(Allena Rettova)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由威廉·麦库菲亚(William McKufya)的斯瓦希里语小说《来自地狱的朝圣者》中的中国哲学、中国现代思想要素。雷丁大学的塔玛拉·卡里奇(Tamara Courage)博士展示了中国主流电影的全球生产、传播、发行机制及其与好莱坞的关系。而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历史学家郑扬文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绝无仅有的一幅彩色版本,并追溯了其流通的脉络。

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压力下,中国和欧洲的人文教育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由北京大学的金永兵教授主持的“人文学研究现状及人文教育在中国的角色” 专题讨论中,学者们立足于各自学校的经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莎拉理查森、李岩松、金莉发言.jpg

华威大学莎拉·理查森、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发言

华威大学的莎拉·理查森(Sarah Richardson)教授介绍了近年来英国教育环境的改变对人文和艺术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她谈到,在学费、高等教育排名(TEF)、教学评估、学生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压力下,英国的人文教育在结构和知识层面上经历了重要转变。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教授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新探索,即大力发展国别区域研究,拓展面向全球的知识学生产。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指出,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实用性和应用性更为明显,职业化、市场化和商业化趋势日渐明显,这导致了人文思想的缺失和对于真正教育目标的忽视。

全球化要求具有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对人文教育和人文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的要求。清华大学的朱莉安·范·韦格纳(Julianne VanWagenen)博士以音乐和流行文化为对象,考察了七十年代的流行音乐及其全球文化生产媒体化对欧美课堂内外教育方式变化的重要影响。伦敦国王学院历史系的莉莉·张(Lily Chang)教授,从法律史和法律文化的专业角度出发,认为应该重新思考人文学与经济、法律等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关联。而拉夫堡大学的戴伦·史密斯(Darren Smith)教授则将人文学与政治经济学和地理学相结合,讨论了全球普遍出现的中产阶级城市改造运动,并在政治经济学和人文学结合的分析视野中阐释了 “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这个概念及其内涵。

在由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主持的峰会总结中,颜海平表示峰会可以用关键词“跨”来形容,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各国的学术传统展开讨论,“跨”是学习、对话、是转变、是生产,“跨”的精神是服务,经由知识,通过转变,以达真理。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作总结致辞.jpg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为论坛作总结陈辞

最后,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王淑英在峰会闭幕致辞中指出,交流沟通的过程也是互相转变的过程,在原来以为相似的地方发现差异性,在原来以为差异的地方发现相似性。她认为,在这个空前复杂的、相互联系的世界中,拥有想象力和理解力、能够超越两极化的辩论的领导者至关重要,培养这样的领袖需要人文教育。她期待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成为真正的思想交流的平台、知识生产的平台、培养优越的创造力的平台。 

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王淑英作闭幕致辞.jpg

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王淑英作闭幕致辞 苑洁摄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China-UK Humanities Alliance in Higher Education)2016年由清华大学提议、12所中英高校共同倡议发起,目前盟校已达17所,旨在通过鼔励人文和人道主义教育领域的跨文化对话和合作,增强、巩固和发展中英两国高校之间的学术合作与文化交流。联盟的成立为中英高校在人文学术和人文教育领域开展跨文化、跨民族的交流建设多边合作平台。交流范畴涵盖学生交流活动、学者学术合作,涉及语言、文化及艺术活动,推动学术合作,形式包括论坛、工作坊、研讨会及联合研究项目与出版。

 

供稿单位: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秘书处




清华大学
关于我们
世文院介绍
机构设置
世文院领导
世文学堂班
世文教授
世文授课教授
国际客座教授
世文研究员
国际人文组织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
清华-密歇根研究员学会
学术前沿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93001 邮箱:xinxiban@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外文系
Copyright © 2017 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

世文院微信公众号